因着一尊“露齿菩萨”,便来了大同华严寺。
来了才知,华严寺的可看之处绝不仅仅一尊“露齿菩萨”。
整座寺庙更是集中了四朝精华——辽代遗址、金代建筑、明代彩塑、清代壁画,值得慢慢细品。
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(公元1038年),依据《华严经》而命名,极具契丹民族特色。
明代重修后,华严寺便分成上下寺两组建筑。上寺的大雄宝殿,下寺的薄迦教藏殿,皆为辽金原物。
大雄宝殿集合四朝精华今天的大雄宝殿,集四朝精髓为一体:辽代的遗址,金代的建筑,明代的塑像,清代的壁画。
图片来源网络
大殿建于雄伟高台之上,气势宏大,尤其殿顶正脊上琉璃鸱尾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琉璃鸱吻,北边是金代留下的,南边是明朝补制的。
殿内正面塑主像五方佛,两侧塑二十诸天,为明代巨作。五方佛正中的三尊为木制,两侧为泥塑。
环殿21幅巨型壁画为清光绪十六年大同本地画工董安等人绘制,除了佛讲《华严经》的“七处九会”外,还有佛传故事、善财童子五十三会、罗汉图和千手千眼观音等。这些壁画线条流畅,工笔重彩,用矿物质颜料绘制,立体感十足。
殿顶平綦为明宣德年间补装,清光绪初年重新彩绘,有1012块,所绘圆环、龙凤、花卉、梵文等纹饰无一雷同。
下寺薄伽教藏殿,无论殿内的斗八藻井、壁藏和塑像皆为辽代原物。
殿内供奉有31尊佛教造像,其中29尊为辽塑。出现最多的是菩萨像,坐姿菩萨4尊,立姿菩萨10尊。众菩萨头部方中带圆,面容饱满,神态平易近人。各尊菩萨的宝冠式样又有差别,或为辽代的筒形冠、或为卷叶形冠。
在薄伽教藏殿初建的辽兴宗统治时期,祭拜菩萨堂的佛教信仰,被提升到了契丹民族原始宗教习俗“祭山仪”(祭祀契丹民族的发源地木叶山和黑山)之上,出兵征战,先拜菩萨,后祭山。大同是军事重镇,自然需要依仗菩萨们在军事方面的灵力。
众多菩萨像中尤以合掌露齿菩萨为最,被赞为“东方维纳斯”。
她,亭亭玉立,一笑千年。
她,高约2米,腰胯轻扭,身姿窈窕,双手于胸前合十,手指纤纤,露齿含笑。当年郭沫若曾坐于此菩萨像前,静观一日仍觉不舍。近千年岁月浮尘和梵宫香灰,逐渐覆盖了遍身金箔的佛像,只有脸颊、关节等处依稀可见昔日灿烂明澄的华美金色。
图片来源网络
殿内四壁依墙排列重楼式雕木藏经阁38间,上层为佛龛,下层为藏经的经橱;后窗处作“天宫楼阁”5间,两侧以拱桥与经阁相连,被梁思成先生叹称“海内孤品”。
华严宝塔,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,按照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的,塔底还藏着一座中国最大的铜造地宫。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,内供佛祖舍利及千尊佛像。
普光明殿,仿辽金时期风格的建筑,环殿壁画以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》为题,是中央美院的两位教授带领150位美院学生,历时三年两个月共同完成的。
这里的壁画也是众多游客最爱同框打卡拍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