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山堰(它山堰)

它(tuō)山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。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。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,樟溪出口处。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,唐代大和七年(公元833年)由县令王元玮创建。它与国内的郑国渠、灵渠、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它山堰全长134.4米,堰面宽4.8米、高10米,堰体上部全部以长2~3米、宽1.4米、厚0.2~0.35米的条石砌筑而成,左右两边各有石级36级。为了增强堰的泄洪能力,又在堰东的南塘河上,分别建造了乌金、积渎、行春三座矸闸,作为它山堰的辅助设施,以使江河分流,形成了一个以它山堰为总枢纽的引泄完整、滞蓄可靠的水利系统。

一位住在鄞江镇上的老人告诉我们,它山堰水利工程,包括了渠首枢纽、渠系工程和灌排控制工程及灌渠调蓄工程,由唐代大和七年(公元833年)县令王元玮创建。我们所说的它山堰,位于奉化江支流鄞江上,是灌溉工程渠首枢纽的最重要部分。每年一到七、八、九月份,暴雨来袭,它山堰泄洪、溢洪,就能看到堰面上哗哗的江水流过,场面堪称壮观。

唐代以前,这里“溪通大江,朝汐上下”,鄞西之民深受水旱之苦。唐大和七年(公元833年),县令王元玮定堰址、谋规划,纠工兴建。苦历三年,垒石成堰。从此“七分之地,皆赖灌溉”。它的建成,使鄞西平原成为浙东重要的产粮区,明州城(唐代宁波称明州)因此由鄞江小溪迁址至今日三江口,宁波城市格局由此形成。

后人为纪念它山堰的始创者,在一旁的它山上建了它山庙以纪念王元玮的功绩。每当农历“三月三”、“六月六”、“十月十”日子,当地人会举办它山庙会。它山庙因筑它山堰而建。头进为庙门,门设三道,上有贴金横额一块,书有“它山遗德庙”字样。

这是今年农历三月三,当地人在它山堰举行庙会时的舞龙表演。相传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鄞县西乡,有一条水波碧清的河流叫鄞江,鄞江中游横着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──它山堰。这个堰的建造,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!

鄞江这条河流没有支流,一直通到海,珍贵的鄞江水都白白流到海里去了,遇到洪涝季节,庄稼又都被涌到上游来的海水淹死,虽说鄞江水是宝,但人民却饱受这条江的苦。那年来了一位姓王的县宫,决定开掘一条六十里长的内河引进鄞江水,不让鄞江一听到挖河引水的消息,千万个民工自己买锄置筐参加挖河,整整挖了十年,一条从鄞江到鄞县城里(今宁波)的人工河挖出来了,可是,由于人工河太平坦,江水沿着原来倾侧的江道流向海洋。

眼看着十年奋战要白费力了,怎么办呢?这时,九十多岁的老人宁老太公想出了办法,他建议在它山旁造一座大堰,迫使江水流入人工河。这个好主意,迅速得到知县和百姓的赞同。宝水白流入海。可是要在水流湍急,几十丈宽的江面上造一座大堰,谈何容易!最难的工程就是打基桩。打了三天三夜,几十条木桩都漂走了,连一根也没打成功。人们又犯愁了,怎么办?宁老太公开口了:“如果有人宁愿牺牲性命,用人的热血就可以把基桩凝固在江底。”人们寂静一片,突然,从人群中站出几十位生,“我!”“我愿意!”几十位后生纷纷报了名。随后从中选取了十个。

第二天,人血打桩开始了,姓赵的大兄弟带头,第一个被绑在大松木的尖头,随着桩木徐徐沉入水底,巨大的锤头敲击着桩木顶端,桩尖粘着火热的鲜血,牢牢钉在水底的沙石中。水面上,泛起一圈圈红波纹。第一桩成功了!人们哭啦。紧接着第二位,三位、第十位兄弟也下去了,十根桩都打完了。巨大的条石压在木桩上,一层层叠上来。它山堰造好了,宝贵的鄞江水终于顺从地流入人工开挖的内河,它灌溉着鄞县西乡的田地,鄞西一带,从此成了著名的米粮仓,一段感人的传说也流传至今。人们为了纪念这十位为公献身的异姓兄弟,在它山堰的北岸的它山庙里,大殿中间塑的就是县令王元暐,两旁塑着为民造福为公献身的十兄弟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