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梅园小筑2013
上里,是藏在深山里的。
有人把他称做“雨镇”吗?不知道!反正,从我们进入小镇的那一刻开始,天上就开始淅淅沥沥下起雨来,而等我们离开,在小镇门口的餐厅吃午饭的时候,雨竟然停了,是刻意要为我们留下“水墨上里”的印象吗?
是桥把上里跟外界联系在一起的。据说上里的古桥有十余座,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这么多?!只是随便站在一座桥上左右看去,隔着几十米就跨着一座桥,而且竟然是全然不同的造型,也颇令人惊讶了!古时修桥可是一个大工程,能如此密集地修建桥梁,可以窥见到上里曾经的繁华了。
穿过小桥,进入古镇。迎面而来的,竟然是精美的石雕,是哪个年代的作品呢?至今看过去依然可以感到刀法犀利,生动传神。于是,不由得对古镇充满了期待。
古镇街巷狭窄,全用青石板铺成,街道两边大多是明清风格的砖木青瓦房,一楼一底。看来,近期的旅游开发为这里带来了不少的游客,沿街多是店铺,已经很少是单纯的住家了。古镇街巷呈“井”字布局,寓五行之术以水克火,保得平安。而“井”字型的中央,便是古戏台,据说上里是川剧的发源地之一呢。
古戏台由石木构建,一弯高高翘起的飞檐显示出了他的与众不同。古戏台上依然记录着当年的丝竹乐音,记载着民间艺人的艰辛生活,也收藏了簇拥的人影、如雷的喝彩。现在,只有逢年过节赶场天,川剧锣鼓才会再次响起来,一声锣鼓满园春,笑看生旦净末丑,古镇人依旧是最忠实的观众,最朴实的戏迷。
青石板巷道,在细雨的滋润下闪着油油的光。古镇年岁已经不轻了,陈旧的超出想像。我们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里慢慢地走,缓缓地踱,感受历史赋予古镇的全部。雨仍然缠缠绵绵地下着,有趣的是,好象只有外地的游客才会撑伞而行,而本地的住户,都是不用伞的,偶尔雨势大时,他们只是快走两步,想来,已经是被雨水滋润习惯了的。
已经是中午时分,开始用餐了,有跑堂的在门口招呼着客人,一有客人走入餐厅,就用川腔蜀调高声报告着客人的到来,尾调绵长,极具韵味。
到了古镇,一定要去看看“韩家大院”的。古镇很久以来就流传着“杨家的顶子,韩家的银子,陈家的谷子,许家的女子,张家的锭子”的说法。所谓顶子,是说杨家诗书传家,世代官宦;银子,是说韩家世代经商,积聚了大量钱财;谷子,是说陈家田产广阔,粮食丰足;女子,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,勤劳善良,持家有方,各户争相聘娶;锭子,普通话叫拳头,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,个个骁勇善斗。当然,还是以韩家最为人津津乐道。而且,也只有韩家的宅子得以传世。
我们的导游,便是韩家的媳妇,她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宅子。大院是以七个小四合院串连起来,形成七星抱月的巧妙格局。这里也是年久失修了,总体看过去,墙灰四处脱落,很多地方可以瞧得见砖心,屋顶青瓦的缝隙里,还有几株枯草在随风摇曳。只有建筑物的门、窗、枋、檐上的浮雕、镂空雕和镶嵌雕才颇显旧日的奢华。那高悬于正厅,上书“踩草梭标”的金字匾额,向游人述说着宅主人不为人知的过去。
据她所说,韩家祖先也是能文能武的,百十斤的石锁可以轻松玩弄于掌骨之间,韩家第四代祖韩琏就是曾荣赝太平少保兵部尚书,实授四川分巡成绵龙茂兵备道的地方大员。听到这里,不禁肃然起敬了。原来,韩家人也不单单是有银子的。
雕花窗上有副对联很是雅致,“淡饭清茶有真味,明窗净几是安居”,寥寥数语,却道出了韩氏家族由兴到衰,历经十几代,费时两百年所悟出的人生真谛!
穿过古镇的石板路,绕过一排排明清时期的砖木青瓦房,我们来到了镇外的二仙桥。这座清乾隆年间所建的桥,是古镇造型最美的桥吧?!这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桥,是单孔大跨度石桥,在江南,这种高高拱起的桥缘于行船的需要,难道这条窄窄的河也曾经行过船吗?没有人回答我,只有桥上爬满的青藤在随风摇摆,似乎在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。
拾步上阶,台阶已经磨损了许多,坑洼不平,凹陷的地方是人走出来的印迹,是多少代人的行走才能磨出这样痕迹啊?两边的护栏也已经没有了,桥两侧的龙头,龙尾却依然清晰可辨,犹如这美丽的拱形历尽百年而风韵犹存,傲然挺拔。
这里是一幅小桥流水的好画卷,岸边是杨柳垂丝,河里是小鸭戏水。这时再看古镇,于烟雨朦胧之中,更见美丽。
这个由千百年来不绝如缕的茶马古道催生出来的古镇啊,古时为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,亦是巴蜀平原通往关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。如今,马帮的铃铛和背夫的号子仍然在这个山谷中回响。可是,戴月披星的背夫已经被历史遗忘了吧?!
然而秀丽的山川与悠游的生活方式,又赋予了它悠然自得的浪漫气息,这种浪漫是从骨子里渗出来的,溶于这浪漫的山,浪漫的水,最后,混合成“水墨上里”的全部。
更多文章请关注 新浪博客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3315100383 以及微博 @梅园小筑2013